这世间,有一种爱,如涓涓细流,常流不息,如巍峨高峰,亘古不变。

它似一杯清茗,清澈悠远,洗涤着我们心灵的尘埃,慰藉着我们灵魂的伤痕。

每当我们背起行囊,踏上未知的征程,只要信念指引着方向,前路便有了力量。

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,古诗词中这些扣人心弦的诗句,献给天下所有无私的母亲们。

游子身上衣,慈母手中线。

夜夜缝密缝,唯恐远归迟。

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
谈起孟郊,人们往往想起他的另一首著名作品《登科后》,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”,描绘了高中进士之后的兴奋与自豪。

有人纳闷,为何孟郊会如此欣喜若狂。

其实,倘若结合这首《游子吟》,我们就能理解他的心情了。

因为这不仅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自豪,更是对于家中老母亲的一种慰藉。

后来,孟郊出任溧阳县尉,这才有幸将母亲接到身边奉养。

回忆多年来与母亲聚少离多,感慨万千,《游子吟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。

诗歌的前四句采用白描手法,描绘母亲灯下缝衣的场景,寥寥几笔,勾勒出一个慈祥的母亲形象。

后的两句抒发情感,用比喻的手法,将母爱的伟大深沉刻画得淋漓尽致。

全诗没有刻意雕琢,却情真意切,声情俱到,引起了后人的强烈共鸣。

汪国真曾说过:“我们可以走进很远很远,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。”

无论你走到何处,都不要忘记那个给了你生命的人。

萱草花灿烂,盛开在堂前。

南风轻拂动,摇曳寄相思。

慈母倚门望,游子路途苦。

佳肴日渐少,信件亦稀疏。

仰望高空云,愧听鸟声语。

古人认为“萱草”能够消愁解忧,因此常常种在母亲居住的堂前,久而久之,萱草也就成了母亲的象征。

王冕的这首诗,便是通过描写母亲堂前的萱草花,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之情。

诗歌的开头两句点题,描绘了一幅灿烂的萱草图:堂前盛开的萱草花,在南风的轻拂下摇曳生姿。

紧接着的一句,由景及人:年迈的母亲倚靠着门扉,望着堂前的萱草花,思念着远行的游子。

诗人看似只是在描述一个场景,但实际上已经将母亲对孩子的深切思念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
正因这份母爱如此浓烈,而远行的游子又无力报答这份恩情,因此望着高高的树林,听着啾啾的鸟鸣,心中不禁涌起强烈的愧疚之感。

走过悠悠岁月,涉过万水千山,永远有一人在乎你的冷暖,念及你的悲欢。

无论是近在咫尺,还是远隔天涯,永远为你牵肠挂肚,一生为你保驾护航。

爱子情无限,归家喜颜开。

寒衣针脚密,家书墨迹新。

相逢怜消瘦,殷殷问辛酸。

惭愧为人子,不敢诉苦情。

蒋士铨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,在戏曲、诗歌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,这首《岁暮到家》便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,历来受到后人的广泛赞誉。

诗歌的首联直抒胸臆,生动地刻画出母亲见到儿子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。

接着,颔联两句转入回忆,通过“寒衣”和“家信”两个具体的意象,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殷切关爱。

颈联又切回现实,描写母子相见时的情景,“怜”与“问”两个动词写尽了慈母之心。

母亲如此深情体贴,想到这些年来未能承欢膝下,诗人心中充满愧疚,因此最后才会发出“惭愧为人子,不敢诉苦情”的感慨。

岁月催白了头发,消磨了容颜,却无法磨灭母亲的爱。

只要有母亲在,我们就有避风的港湾;只要有母亲在,回家的路永远不会迷失。

<img image_type="1" img_height="305" img_width="500" mime_type="image/png" src="https://p3-sign.toutiaoimg.com/tos-cn-i-qvj2lq49k0/c5e63a379ee94b23816aca572b1adf25~noop.image?_iz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