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改后的内容:

成语故事:义无反顾

出处:汉·司马相如《谕巴蜀檄》

原文:“触白刃,冒流矢,义不反顾,计不旋踵。”

释义:比喻从道义上讲,不顾个人安危,勇往直前。义:道义;反顾:向后看。

背景故事:汉朝,朝廷派使臣唐蒙出使西南夜郎国,征调巴蜀百姓从军,导致百姓恐慌不安。汉武帝得知后,派遣司马相如前往安抚巴蜀百姓,并谴责唐蒙的个人行为。

《谕巴蜀檄》是一篇著名的檄文,展现出汉朝国威。文笔短小精悍, 气势磅礴,尽显作者的文学才华。

成语“义无反顾”即出自这篇檄文,形容面对道义之举,勇于承担,不顾个人安危。

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,读史明智,增长知识。

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,发现错别字请在评论区或私信告知,万分感谢!